#親子雙向獎勵辦法:讓孩子來決定是否發貼紙獎勵媽媽吧!
文章:https://vivaliwa.tw/parenting1/
話說有在社團看文的版友應該知道,因為明年想要讓翰翰去考一間學校,回上海後我帶叛逆小子學習偶爾也是互相傷害,媽媽被他無禮&無理的言行舉止弄到很不爽,雙方砲火猛烈,你來我往沒有虛招。但如果不想讓孩子去補習或請家教,反而撕裂親子關係又划不來,重點是還有漫漫長路要走,要想改變別人太難,不如就改變我自己。
(如果還有人記得,上回有一次寫了一串手寫自省文,的確有一部分發揮了成效,而且在我把他帶到別的地方上課之後,情況就改善了八成,早餐及更衣拖拉部分也比以前進步。但若是學習時態度及言行很差,像是忍了三次被他手推開的舉動到第四次才發火,我個人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,是他欠教訓XD)
/
我後來想想,啊!我知道了,我這個人很目標導向的,不然就忍著都沒發火就給自己一張貼紙,集滿30張貼紙就給自己正大光明添一筆購物金?
今天實際跟翰翰說的時候,我突然又靈機一動:「不如讓你來決定吧!你覺得媽媽今天教你做功課的時候都沒有生氣或很兇,那你就給我一張貼紙,我跟你一樣集滿30張換禮物好嗎?只是我的禮物是自己買給自己的,還是其實你應該存錢買給我?(開玩笑)」
對呀!#獎懲制度為何都是父母單向評分孩子呢?怎麼都是我們決定他們是否努力、是否有當一個好孩子,那孩子的想法呢?他們認為我們是好媽媽嗎?#他們覺得我們有做好嗎?當他們擁有也可以決定媽媽貼紙去留時,會不會也有點光榮、一點得意、和反過來一點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呢?
(中間有一段不是很重要的細節,想看的朋友再去文章看)
今天學習結束後,我問他:「所以你覺得今天我表現好嗎?能拿到貼紙嗎?」
他想了一下:「恩~應該可以吧!那我呢?」
我:「你喔,你是當然可以!」(母子開心地笑)
/
於是回到家後,我有了第一張孩子給我的評分貼紙,和他們一樣掛在牆上。
要和他們一起努力,得貼紙、賺禮物、變成更好且更厲害的人!💪
#是說我自己的禮物預設300人民幣是太多還是太少呢